山西小吃美食价格联盟

夏商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七) 纹饰和铭文的制作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陶范铸造中,我们简单提到过纹饰和铭文的铸造。事实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简化工序、增加美感等原因,逐渐发明出更先进的技术,在陶范的基础上演变出多样的工艺。

        就纹饰而言,中国青铜器表面上装饰的各种野兽纹、神兽纹或是几何纹,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鲜明特征,因此其制作自然也是青铜器铸造中的重要问题。之前提到的雕塑法是古人制作纹饰的主要方法,即在泥质的陶范上,用工具雕刻出需要的纹饰,或是在泥模上雕刻再翻制得到陶范。所谓的工具,其实相当的原始,大多都是将动物的骨、角磨制加工制成的,形状也只有刻刀和针锥两种。在铸造工艺相对成熟后,就出现了金属的雕刻工具,形状也基本沿袭,但类型更加细化,比如铜刻刀中有铲形、柳叶形、尖刃、三角刃等等,这是为了满足更丰富的纹饰需要。不过金属工具毕竟少见,仍难以取代骨质工具的主导地位,甚至在东周末期的铸铜遗址中仍然发现大量使用骨质工具。

    
铜质刻刀刻针

        虽然纹饰都是雕刻的,但按照雕刻的对象还能分成模纹范纹模范复合纹。模纹指雕刻在母模再翻制到外范上的纹饰;范纹指直接刻于外范上的纹饰;模范复合纹指在外范上已翻印的模纹上再加刻的组合纹饰。这种母模和陶范铸造中的模不同,它的寿命较长,而不是铸造后就破坏了。此模是专门用于纹饰制作的,有时可在下次铸造器物时印上同样的纹饰,和雕版印刷类似,极大的提高了铸造的效率。


纹饰泥模

        同时,用母模翻制成纹相对地就必然不会太精细,因为有些极细的线条或是密集的纹饰很难复印翻制。如云雷纹卣上的云雷纹和连珠纹,应是直接在范上刻制的,连珠纹则是用类似羽毛管的空心管压成的。


云雷纹和连珠纹

        到商代末期,从母模翻印中衍生出一种制范纹的新方法:印模法。首先制作带有纹饰的小块印模,这种印模正面有纹饰,反面则有把手,类似今天的印章。铸造时在外范上压印施加纹饰,再进行必要的修补。可见,印模法制作的纹饰统一,加工简便,能快速成范。在河南安阳的一处铸铜遗址中,曾出土三件印模,分别为三角禅纹蕉叶纹涡纹


三角蝉纹模


蕉叶纹模

涡纹模

        和附近出土的一件亚址罍对比。


亚址罍

        我们可以直观的发现,第一块印模对应此器的颈部纹饰,第二块对应此器的下腹部,而涡纹模对应肩部的六个突起涡纹。印模法的效果由此可见。至春秋后期,有些铜器表面则全部采用印模制作,成片连续的印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镶嵌蟠蛇纹壶,器上纹饰就是用一块长方形蟠蛇纹饰印模在外范上逐一印制形成的。


镶嵌蟠蛇纹壶

        至于铭文的制作,工艺发展就不如纹饰那样推陈出新,前后的方法大同小异。早期的铭文字数较少,基本上都是几字而已,因此制作难度不大,可以在铸造时通过在泥模上阳刻得到铭文。但到古人对记载社会历史、司法刑律、宗教礼仪等内容的需要不断发展后,这种方法就不是适用于制作字数较多的铭文。一来泥模在翻印后大多已经坚硬成型,雕刻的难度比较大,二来此法在雕刻是需要阳刻出字形相反的文字,字数多时则很不方便。

        于是古人采用了铸造泥芯的方法,先雕塑正阴字的铭文模,然后翻制得到反阳字的铭文活块泥芯,在镶嵌于主体泥模合适位置组成复合泥芯,最后在浇铸时一并铸成。


铭文芯

        目前已发现数件带铭文的泥芯,其上有阳文反字铭文,相当珍贵,因为泥芯会在铸造后被一同破坏。这几件泥芯恐怕由于某些原因没能铸造,却留下了我们了解古时工艺的线索,算是因祸得福。通过铭文芯的方法,古人能够在铸造前就设计好铭文,并且可以将铭文的字数大大提高。如西周时的一些器物,字数都在百字以上,是通过单块泥芯或多块泥芯组合铸造的,如果在模上雕刻却是很难做到的。

        至此我们从铜矿石开始,介绍了青铜器诞生的历程,到器物上的不同装饰,表现了古代匠人的巧思卓见。虽然题目是“夏商周青铜器”,但细心的朋友不难看出,文中的许多方面已不在此跨度中,或是沿袭自前,或是传承至后,这是文化研究的必然,更是文明发展的必然。因此,或许冶炼或铸造比较冷僻,也和特定的青铜器联系不大,但了解这些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青铜时代的发展演化。天下的青铜器数不胜数,甚至其中的别具心裁者也难以穷尽,所以了解器物背后的文化就成为了我们认识的关键。


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拍摄者!

想要了解更多,请查看历史消息!

有问题或是建议请发送消息!

超过48小时没有回复请重发消息,一定会回复!





关注我们 关注青铜器文化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喜欢请转发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