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吃美食价格联盟

通知:平潭流水牡蛎检出贝毒,已暂停贝壳类海产品销售!最新信息将第一时间告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6日,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

平潭流水海域检出低密度链状裸甲藻,

采集的牡蛎样品中麻痹性贝毒超标。

对此,我区召开防赤潮工作紧急会议,

要求立即关闭检测出贝毒的养殖生产区,

开展麻痹性贝毒定期跟踪监测;

将流入市场的牡蛎全部下架销毁;

暂停制售贝壳类海产品。 

近日,在福建漳州漳浦县,多位村民出现头晕、手脚麻痹等中毒症状,而在漳州龙海、泉州石狮等地,也有部分居民因食用贝类出现中毒,针对此次多人中毒的情况,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调查后,在福建漳州海域发现赤潮生物。


据介绍,引发本次赤潮的主要生物链状裸甲藻,能够生产麻痹性贝毒,被贝类生物滤食后,可在贝类体内积累毒素,从而引起食用者的中毒反应。受影响的主要为滤食性双壳贝类,如青蛤、牡蛎、花蛤等。

16日,据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平潭监视监测海域水色正常,但流水海域仍检出低密度链状裸甲藻,采集的牡蛎样品中麻痹性贝毒超标。

福建赤潮灾害信息公告中,省海洋与渔业厅要求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立即关闭检出贝毒的养殖生产区,同时做好信息公开。

我区召开防赤潮工作紧急会议

    

17日上午,我区召开防赤潮工作紧急会议,针对流水海域采集的牡蛎样品中检测出麻痹性贝毒超标,且该毒素具有较高危害性,不能通过烹煮消除的情况。

区农村发展局:立即关闭检测出贝毒的养殖生产区,暂停水产品采捕上市,开展麻痹性贝毒定期跟踪监测。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流入市场的牡蛎全部下架销毁,并对其进行估价后汇总上报。

“这次检测出有毒素的只是牡蛎,所以我们明确要求牡蛎要全部下架销毁。”“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也会让各辖区农贸市场、小摊贩及超市暂停销售贝壳类海产品,各餐饮单位暂停制售贝壳类海产品。在此期间,我们会加强检测的频次,一旦有新情况,会第一时间告知大家。”

会议还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水质动态,并做好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众和渔区养殖户推送相关信息。

什么是赤潮

    

赤潮发生时,常常在海洋或湖面上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它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

什么是贝毒

    

“贝类所含的毒素其实并非由贝类自身产生的,而是被其摄食的微藻(主要是甲藻,其次是硅藻)或菌类所产生的,在贝类的体内积聚至足够浓度后才会发生中毒事件。

贝毒中毒症状
    

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根据中毒后所产生的症状,科学家把贝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记忆缺失性贝毒、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麻痹性贝毒和氨代螺旋酸贝类毒。”这次我们平潭涉及的就是麻痹性贝毒。

慎食赤潮地区贝类海鲜

    

食药部门提醒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贝类等水产品时,应选择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在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同时在烹饪贝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温下会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风险;避免食用贝类周边内脏、生殖器及卵子等发黑的部位;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较多,多吃有助于肝脏排毒、加快毒素分解;牛奶、米汤等也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在吃海鲜之前吃蔬果、喝点米汤,或可起到轻微的缓解之效。

不过,赤潮也分为无毒和有毒,有毒赤潮灾害已纳入全省海域监测工作,包括平潭海域在内都有重点监测点,所以无需恐慌,检测到有毒赤潮藻类后,大家及时了解公开信息,互相转告,避免误食。


  • 来源:平潭网

  • 文字:刘铃倩

  • 责编:陈小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