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吃美食价格联盟

20年不变的牛杂味,旧时年月在走鬼档里,你我一起长大!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者:此方,苦中作乐,饿中寻欢,码字为生,您的阅读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私人微信:cifang47,欢迎加她交流。


这是此方推送的第55种味道:牛杂



广州最知名的街头美食,当然是牛杂


在广州,谁没吃过牛杂?


这种特色街头美食,长期以走鬼档的形式出现,价廉、味美、便民。从前老城区马路边、巷子里,从流动小推车上买热腾腾的牛杂,放点辣椒酱,拿着泡沫碗和竹签就这么站在路边吃,是不少人的年代回忆。


自从广州严格管理小摊贩后,这种景象再难觅,有时碰到街边走鬼的牛杂档,都是惊喜。芳村有个70多岁的阿婆,一个牛杂档摆了数十年,现在年纪大了,一周只出来卖一天,引得很多寻味的人儿苦苦等待,这事还上了新闻。


牛杂不会消失,只不过换种形式继续生存,这一次此方介绍的4家牛杂档都有20年以上历史,不妨一试。


1.西华路市场牛佬牛杂汤

“从托儿所吃到我结婚”


西华路市场的这家“牛佬牛杂汤”,从1994年经营至今已经过了22年。有人从小吃到大,戏笑说:“我从托儿所开始就吃这家店,吃到我今年结婚了还在继续吃”。对此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附近18中的学生吧,他们从进校吃到毕业,长大了也还有不少人回来寻味。


树下的小店,朴实温暖



牛佬牛杂从两块五涨到现在的15块,也蛮有历史的。不变的是它的味道之好让人惊艳。秘诀在于汤底,老板用整副牛杂和羊肚一起熬制出浓厚乳白的肉汤,加上腌制得当,酸中带甜的萝卜中和腻感,每一口牛杂都是筋道至极的享受。


牛杂汤,15元/碗


不少人跟此方一样爱极了这碗汤,牛佬20多年生意红火理所当然。好玩的是分店开去了天河的时候,好多人都反映说,还是老店好吃。老板娘无奈地说,明明是同一锅汤啊,味道怎么会不同呢,“也许他们吃的都是一种心情吧。”


店名:牛佬牛杂汤

地址:荔湾区西华路市场金花直街126号

人均:15元


2.容意发牛杂店

30年不变味道


从西门口地铁站出来走到诗书路,必定要去一趟容意发牛杂店,“容意发,容易发”,老板有没有发达我们不知道,但是门口停着的宝马等豪车倒是直观地告诉大家,还真的有人开着豪车也要过来吃一碗牛杂的,为何?这可是30年岁月验证过的好味道呀。



容意发较为遵循回民口味,牛的部位分得精细,有牛心顶、牛双肱、牛骨髓等食材,洗得十分干净,毫无异味,口感或脆爽或柔腻或筋道。招牌的牛羊杂汤,有牛肠羊肚等,胡椒味浓重的同时酸萝卜的味道也让人受到冲击而眯眼,不习惯吃酸的童鞋可以叮嘱“走酸”,即少放点萝卜之意。



牛羊杂汤,15元/碗,酸、香、量大


卤水牛杂,15元/碗,卤得大块、软而不烂,卤水的药材香料味重,微甜

店名:容意发牛杂店

地址:诗书路56号(近广州日报后门)

人均:15元


3.风味馆

梁文韬、张敬轩爱的味道


越秀南路的风味馆是名副其实的“老广回忆名店”,连食神梁文韬和歌手张敬轩都推荐过。一位读者告知,从小学吃到现在,这家店他光顾了20多年,如今店里的老爷爷还在前台抑扬顿挫精神抖擞地收钱,而他已经从一米二的小孩变成有家有室的中年男子,“不变的是从小到大我都是穿着人字拖去吃的,这才是广州男人吃牛杂的真姿态!”



到风味馆不可不试牛三星,牛三星是指牛腰、牛心、牛肝,广州现在做得地道好吃的牛三星真不多了。风味馆的牛三星汤甜而美,牛心的微甜和肉香被充分地熬煮出来,口感丰腴的牛肝和牛腰跟酸萝卜同时进口,大大消除了腻味感。一小碗牛三星,热量很高,当做午餐都足够。


牛三星,10元/大碗,汤极好


牛杂,15元/碗,酱汁浓郁


牛杂陈村粉,9元,一份妥帖的早餐

店名:风味馆

地址:越秀南路161号(芬兰浴馆对面)

人均:14元



4.阿婆牛杂

“奥运冠军都吃我的牛杂”


别误会,这不是那位芳村阿婆的牛杂摊,同样是卖牛杂的老婆婆,这位阿婆已经卖了30年牛杂啦。从走鬼档做到小店铺,阿婆感叹压力很大,”以前不出摊也无所谓,现在不开店都要交铺租,每个月都难做的。“阿婆一边带点叹息一边手脚麻利地给我盛牛杂,还很和蔼地说,要不要辣椒?热不热?我给你开开风扇吧。正是炎热的下午,阿婆一个人在小店里不舍得开风扇,客人坐下她才会开一开。


之前阿婆在二沙体院附近开档。她回忆道,一到体院休息的时候,学生们就跑来她的档口吃牛杂,“跳水冠军啊羽毛球冠军啊都是吃我的牛杂的啦,劳丽诗啊这些人,那个时候好热闹噢。“听阿婆回忆当年,让这份其貌不扬的牛杂也有了历史感。


净牛杂,15元,分量挺多,配自家做的蒜蓉辣酱

店名:阿婆牛杂

地址:越秀区大沙头路风行牛奶南侧(海印电器城后面)

人均:15元


后记:


广州之所以是美食之都,跟广州人兼容并包的精神大有关系。牛杂原来是外来玩意,唐朝时候广州建立了第一条老外街“番坊”(现在的光塔寺一带),供来唐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居住,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也带来了回民的传统美食——牛杂。所以旧时最会做牛杂的是回民师傅。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回民师傅创造了一种搭配: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加上花椒、八角等五种香料调和的酱汁焖煮,直至萝卜吸入牛杂的肉香,牛杂渗透了萝卜的清甜为止。自此之后,这种搭配就成为了广州牛杂的标识。


厉害的广州厨师还改进了这种做法,他们不用药材和香料,换成各种酱汁混制成汤汁,一煲靓汤汁正是牛杂的灵魂。今天我们吃到的牛杂口味各有不同,就在于师傅们调制酱汁各有“独家秘方”。


时光流转,回民的牛杂成了广州人的旧味,对比现在各种新菜系在广州蓬勃发展的现状,也许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很多年以后,这些新奇的”外来味道“也会变成”老广味道“呢。


有种味道,只有我知道

有个地方,只有我了解

关注SOHO广州,带你吃遍广州逛遍广州

私人微信:gz3257,合作QQ:3141514841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