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吃美食价格联盟

健哥说苏|苏州点心-汤团和汤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苏州人分不清馒头、包子,却对于团子和圆子的区别又是显得那么地执拗。就拿几乎各地都这样称呼的“汤圆”来说吧,到了老苏州嘴里,出来的一定是“汤团”。问其缘由,答案则是有馅的就是团子,没馅的才能叫圆子。既然怎么在乎有馅和没馅的区分,为什么对于馒头和包子,却又不那么讲究了,作为一个苏州人,我也搞不懂老辈人是怎么定义的。

    汤团是苏州人的早点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团子,早在七百年前,苏州状元吴宽就曾有“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的诗句来叹咏时称为“粉丸”的汤团。更早一些时候,汤团又称为“水团”,生于元代末年的苏州人韩奕,在他所写的《易牙遗意》中就有“水团”的记载:“澄细糯米粉带湿,以砂糖少许作馅,为弹子大,煮熟置冷水中。”至于后来把汤团称作为“元宵”大约是明末清初的事情了。清王誉昌《崇祯宫词》云:“饮醇食德宽如海,那为牢丸计一丝。”在诗后自注中,作者还讲述了一段御膳房为崇祯帝买元宵时揩油捞钱的佚闻,可见到了崇祯年间,“元宵”一说还未普及。到了清乾隆年间,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出现了“水粉汤圆”的记载:“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袁枚的“水粉汤圆”,应该和三百年前韩奕的“水团”属于一回事。

    至于元宵和汤圆到底是什么关系,之后的三百多年来依旧没有定论。在民国初年刊印的《素食说略》中,作者薛宝辰还就此事展开了讨论:“今人捏馅作小块,入糯米粉滚之,再湿再滚,大小合宜而止,曰‘元宵’。以水和糯米粉,实以馅包之,曰‘汤圆’。”简言之,元宵是以馅滚干粉做成,而汤圆则是以湿粉包馅而成。

    现在所能见到的汤团有大也有小,大者如兵乓球,馅心用肉居多,揉粉要加干糯粉,馅心以咸味为主,小的汤团则如桂圆肉大,以甜馅为主。

    煮汤团,煮锅里的水要多,多了汤团不容易破。水开后下汤团,拿漏勺轻轻搅动水,看见汤团开始浮起了,放入一碗凉水,避免汤团皮子过熟,改用小火后,等到汤团再次浮起,就能出锅了。判别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皮子越薄越好,至于下锅后会不会露陷,那就看包汤团人的本事了。

    另外,团和圆,在苏州的点心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没有馅的为圆子,圆子也是苏州人寓意吉祥的一个点心。一碗清水中落下一些白糖年糕丝和水磨粉圆子煮成的甜汤,历来是江南人一年中的第一顿用餐,因为在这碗称作为“糕丝圆子”的甜汤里寓意着清白、高兴和甜蜜,它能给人带来一年的吉祥。除此外,苏州称作为圆子的点心也有不少,比如橘络圆子、藕粉圆子、酒酿圆子、圆子赤豆糊等等都是。

    圆子的模样、材质几乎都一样,主料即为糯米粉,搓成的圆子一粒粒大小如黄豆,雪白粉嫩,甚是招人喜爱。








色意文化
惬意一生
微信ID:seyiwenhua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